银行板块7连涨:四大行站上历史新高 降准降息预期升温
专题:2024资本市场盘点
4月18日,银行板块持续走强,中证银行指数已7连涨,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上海银行等在盘中均创出历史新高。
其中,建设银行报收9.22元/股,涨1.54%,总市值15758亿元;工商银行报收7.14元/股,涨1.28%,总市值23531亿元;农业银行报收5.42元/股,涨0.93%,总市值18588亿元;中国银行报收5.68元/股,涨0.35%,总市值15420亿元。
上海银行更是在近3个交易日连创新高,18日报收10.59元/股,总市值站上了1500亿元。另外,兴业银行、厦门银行、长沙银行亦涨幅靠前。
今年以来,中证银行指数累计涨幅达到3.41%,上海银行涨幅居首,为15.74%,齐鲁银行、渝农商行、兴业银行、重庆银行均涨超10%。
值得注意的是,银行股近段时间以来屡创新高,也被市场解读为降准降息的前兆,此前,央行曾多次表态要择机降准降息,有市场观点认为目前时机可能已经成熟。
去年以来,央行进行了两轮降准,分别为2024年1月24日和2024年9月27日;3轮降息,分别为1月22日、6月20日、9月20日。
第一财经根据历史数据统计,降准降息的前后,银行股大多有不俗的表现,比如2024年1月1日-2月22日期间,中证银行指数涨12.9%;9月12日-10月8日期间,中证银行指数涨21.9%。
银河证券研报指出,央行公布2025年3月金融数据,社融信贷增长超过预期,资金活化程度提高。政府债继续发力支撑社融。关注有效信贷需求改善的持续性。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状态延续,降准降息预期增强。大行增资开启,基本面积极因素累积,利好银行信贷投放和资产质量。
湘财证券分析师仇华认为,预期2025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次数可能也为两次,预期降准发生在2025年4月和7月,释放资金1.5万亿元左右。预期LPR下调时间滞后于降准,全年降幅在25BP左右。
招联首席研究员、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,从目前金融数据分析,短期内LPR下行的可能性降低,而降准的必要性更大。
“二季度,可实施全面降准0.5个百分点,进一步传递出提振投资者信心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明确信号。降准可释放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,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,推动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,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,为应对外部冲击、稳定资产价格等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。”他说。
目前,已有35家上市银行披露2024年业绩,合计营收基本持平、归属净利润增长2.4%。展望2025年,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刘源预计,2025年上市银行的营收压力略大于2024年,净利润增长中枢较2024年微降,但仍有望保持正增长,资本充足率和分红率延续平稳。
发表评论